贵州省农业概况(2016年)
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境内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地貌概括分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按常住人口计,2016年末全省总人口355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985.47万人,占55.85%;第一产业增加值1846.5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5.74%。
贵州农业资源富集。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雨热同季,水热条件总体上对农业生产有利。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0-20℃之间,年降水量在850-1600毫米之间,在秋收作物生长期(4-9月)太阳辐射较多,占全年辐射总量的60-70%。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优势突出。栽培的粮食、油料、经济作物有30多种,水果品种400余种,可食用的野生淀粉植物、油脂植物、维生素植物主要种类500多种,天然优良牧草260多种,畜禽品种37个,有享誉国内外“地道药材”32种,是中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也是茶叶的原产地。同时,高海拔气候特征使贵州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干物质等营养成分的积累,具备发展夏秋蔬菜等的独特优势;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深度切割,地表落差大,对疫病传播阻隔有很大帮助,病虫灾害相对较少。生态环境良好,耕地、水源和大气受工业及城市“三废”污染较少,具有发展生态畜牧业、蔬菜、茶叶、水果、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的优势和潜力,正在逐步形成全国重要的“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
贵州农业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春秋以前,贵州地域散居着多种原始农业部落。明朝在贵州建立行省后,加快了贵州与邻省及中原地区的经济交往,农业开发速度加快。清朝实行“改土归流”后,解脱奴役的农民积极开荒垦田,生产进一步发展,到清末耕地扩大到2000余万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贵州农业走上了全面、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至上世纪末,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630.33亿元,粮食产量1112.3万吨,肉类总产量179.12万吨,水产品产量8.79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472元。
进入21世纪后,贵州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贯彻落实国发〔2012〕2号文件的历史性机遇,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这一主线,在巩固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立足气候、生物和资源多样性的特点,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念好“山字经”,种出“摇钱树”,打好特色牌,积极探索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在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为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全面小康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5%,2015年达到1640.62亿元,高于全国平均增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4.4%,2015年达到7387元,为改革开放以来增速最快的时期,连续多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有效缩小了城乡差距。
2016年,全省各级农业部门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裂变发展为重点,以农业园区提升促进三产融合为载体,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农业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44.32亿元,增长5.9%,增速位居全国第一;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90元,增长9.5%,高于全国增幅1.3个百分点,增速名列全国第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缩小到3.31∶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收窄。
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1192.38万吨,油菜籽产量90.25万吨,分别增长1%、1.4%,均为改革开放以来最高水平。畜牧业稳步发展,猪牛羊禽肉产量195.1万吨,下降1.5%;禽蛋产量18.3万吨,增长5.6%;牛奶产量6.4万吨,增长3.1%。渔业快速发展,水产品产量28.99万吨,同比增长16.07%。
农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2016年整合财政涉农专项资金5.35亿元用于产业裂变发展,撬动社会资金12.5亿元,各地以产业裂变为抓手,集中财力办大事,调结构增效益,粮食内部结构和经济作物结构进一步优化,粮经比稳定在4:6。主要特色农产品产量较快增长,蔬菜产量1878.48万吨,增长8.46%;茶叶产量28.4万吨,增长26.8%;水果产量243.88万吨,增长8.44%。茶园、辣椒面积全国第一,火龙果、刺梨生产规模全国第一,马铃薯种植面积全国第二,薏仁米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养殖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牛羊禽肉占肉类总产量比重增长1个百分点。
农产品质量安全稳步推进。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全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定面积达2223.53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2.56%。新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10个,累计达35个。播州区、印江县和罗甸县被农业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年省级监督抽检蔬菜、茶叶、畜产品、水果、水产品分别为1597、241、385、325、143个,合格率分别为99.9%、100%、99.7%、100%、99.3%。全年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农产品质量总体安全。
农业园区转型升级加快。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到431个,园区在先进技术应用、资金集聚等方面的作用显现。以园区为平台加大招商力度,2016年完成签约项目975个,签约资金1548.9亿元,到位资金261.3亿元,签约项目开工率71%。入驻园区新型经营主体8802家,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达1355.4万亩,依托园区开展产业精准扶贫,园区覆盖贫困人口150.58万人,园区产业扶持带动85.44万人,年度脱贫41.2万人,扶持带动57.4万贫困人口脱贫。实现总产值 1976.2亿元,销售收入1709.0万元。
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整省推进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开展确权工作乡镇1297个,完成实测面积6010万亩,占全省国土“二调”耕地面积91.3%。协同推进农业保险改革,启动茶叶气象指数保险试点,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范围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全省21个县193个乡镇1257个行政村开展“三变”改革试点,试点县土地等资源入股25万,流转土地、林地等资源44.85万亩,农民宅基地及其它物权量化5.16万宗,141.84万农民入股成为股东,入股农民人均获得收益1170元,帮助11.1万人脱贫出列。贵州“三变”改革成为全国农村改革样板,写入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三变”改革入选2016年贵州经济“十件大事”。
产业融合发展加快。积极培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打造产业融合发展主力军,2016年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达71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4.7万户,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14万人。深入实施“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帮助争取上级财政资金和引进社会资金11.5亿元,推广农作物新品种2555个,推广农业新技术3862项。深入推进2016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工作,延伸农产品加工链条,加速推进农旅融合发展,2016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总产值2948.4亿元,同比增长15.7%,实现营业收入2556.3亿元、同比增长19.5%,利润总额398.5亿元、同比增长14.1%。
农业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贵州省“农业云”建设项目立项、可研报告、初步设计等相关工作已经完成。茶资源交易、高效农业园区物联网应用示范、园区质量安全云、贵州种子管理综合信息系统、蔬菜产地信息系统等投入试运行。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扎实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毕节农业大数据中心和北京金禾天成科技有限公司的火龙果标准化种植及产业化推广入选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
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继续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完成5.4万个土壤样品采集分析检验和全省水稻主产区稻米重金属污染协同监测,制作全省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普查系列图。推进美丽乡村“百村大战”行动,完成建设项目2035个,投入建设资金45.51亿元,建设新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省级示范点105个。开展16个农业面源污染国控点监测,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44个,示范区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关键技术覆盖率分别达3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