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winsb.com产业脱贫攻坚工作简报(2018年第3期)
121winsb.com产业脱贫攻坚
工作简报
(2018年第3期,总第7期)
省农委产业脱贫攻坚办公室
2018年3月28日
本 期 目 录
▲政策宣传
《2018年贵州省农业产业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典型经验
牢记总理的嘱托贫困侗寨换新颜
台江县抓党建促脱贫攻略记
普定县实施“一村一公司”助力脱贫攻坚
▲产业发展
毕节市迅速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
黔西南州六项措施推进“春风行动”
▲工作动态
全省产业扶贫指导工作组赴各地开展工作
黔西南州委召开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专题会议
毕节市召开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推进调度会
黔南州农委召开2018年春风行动工作部署会
▲政策宣传
《2018年贵州省农业产业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近日,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贵州省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令》要求,省农委印发了《2018年贵州省农业产业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就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方案》明确的目标。到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玉米调减面积50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400万亩(次),投产茶园560万亩,生态家禽出栏8452万羽,禽蛋10.12万吨,食用菌种植12万亩(亿棒),中药材种植345万亩;100%的深度贫困村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00%的贫困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100%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技术团队全覆盖,100%的县(市、区、特区)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录。
二、《方案》行动举措。一是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宣传动员。要求各地基层工作人员和技术干部通过新时代农民讲习所、院坝会、板凳会等形式,讲政策、讲技术、讲市场,算好结构调整经济账,做通农民群众思想工作。二是编制农业结构调整项目规划。明确今年调减玉米种植的重点区域聚焦在高速铁路、公路、旅游公路沿线,景区、城镇周围,25度以上陡坡耕地,重要水源地,早期“以短养长”的退耕还林地。适度规划种植经济效益好的鲜食玉米、青贮玉米,正常的玉米科研、试验和新品种测试体系要正常运行,不许搞一刀切。三是开展春耕物资备战备耕工作。各地农业部门认真分析本地种子、种苗供需情况,统筹做好替代作物种子、种苗市场供应保障工作。加强农资市场综合执法,开展农资市场打假行动,强力整顿农资经营秩序。四是充实基层农业技术服务力量。加强农业技术队伍建设,全省各级选派429名科技副职、1221名科技特派员和7364名农业辅导员,充实县乡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深入开展“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同步小康驻村”“五千行动”等扶贫帮扶活动,确保每个极贫乡镇有1名科技副职、有1支农技推广队伍,每个深度贫困村有1名农业专家对口服务,每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名基层农技人员服务。五是健全推广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村“三变”改革向纵深延伸,上半年改革试点覆盖50%以上的乡镇和贫困村,落实农户在产业链、利益链、价值链中的环节和份额。培育由龙头企业引领,贫困农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多元参与,分工协作、紧密联系的利益共同体。六是开拓市场建立产销对接渠道。各地要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仓储、物流等工作,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上规模、扩产量、成批量。配合做好农产品定向直供机关、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食堂工作;推进电商扶贫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每个贫困村和规模化农业基地至少有1个电商网店;帮扶市(州)要在对口帮扶城市开设1个以上农产品直销窗口,统一销售贫困县的农产品。
三、关于《方案》的保障措施。一是加大资金保障。各地各部门在项目安排时优先向极度贫困乡镇、深度贫困县、贫困县倾斜,向“5+1”产业发展倾斜,重点支持贷款贴息、产品宣传推介与营销渠道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以及基地建设等环节。二是加强作风建设。各级农业部门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着力解决农业扶贫领域存在的贯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工作作风不扎实等问题,查找作风建设薄弱环节,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三是加强调度督查。各地要落实省委“五步工作法”要求,逐级分解目标任务,精准安排到县到乡,把农业产脱贫工作纳入地方党委、政府重要督查内容,开展月调度、季分析,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细落实,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典型经验
牢记总理的嘱托 贫困侗寨换新颜
——黎平县蒲洞村的历史性“蝶变”
2015年2月13日,李克强总理深入蒲洞村看望和慰问贫困户,并作出“鼓起劲来抓发展,弯下腰来拔穷根,携起手来促和谐”的重要指示。三年来,贵州牢记总理嘱托,规划实施蒲洞村特色产业、基础设施、村貌整洁等41个项目,推动该村历史性“蝶变”,不仅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而且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8.78%下降到2017年的1.56%,人均收入提高2.5倍达到7600元,一跃成为脱贫攻坚示范村。
从调整结构入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克强总理强调,打好扶贫攻坚战,根本要靠发展。黎平县针对蒲洞村产业基础薄弱的实际,积极引导村民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念好“山字经”、种好“摇钱树”、打好“特色牌”,围绕“有增收产业、有稳定就业、有舒适住房、有充分民主、有幸福认同”的总目标,量身制作蒲洞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推进方案,找准脱贫致富发展路子。
(一)发展特色经济。坚持长短结合、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争取项目资金380万元,选准中药材种植、林下养殖、茶叶生产、蔬菜种植、经果林种植等项目进行推广。目前,引导全村种植青钱柳1755亩、钩藤500亩、葡萄50亩、仿野生铁皮石斛60亩,林下养鸡6000只、鸽2000只,覆盖农户198户789人。成立村级农业专业合作社5家,流转土地1017亩,覆盖贫困户90%,带动1287名群众就业创业增收。
(二)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依托蒲洞村自然生态、民族文化等资源优势以及总理视察的品牌效益,积极培育和发展乡村旅游业,把蒲洞村作为“总理视察线路一日游”精品旅游线的重要节点和“百里侗寨”精品旅游线路的重要节点,同时挂牌成立了侗戏传承活动室及蒲洞村侗戏传承保护基地。组建蒲洞村侗族风情队、侗戏队、芦笙队等专业文化表演队伍,参与群众200人。2017年蒲洞村旅游综合收入达24万元。
(三)推动电商扶贫。与腾讯公司“互联网+乡村”专业团队合作,创建“贵州黎平蒲洞村”微信公众号,推进乡村智慧管理、便民服务。建设了电商体验馆,引入“锄禾大叔”“淘宝”等多家线上平台,在线上线下“020”模式下,销售蒲洞村茶油、中药材、青钱柳等40多种本地特色产品。目前月销售额达2万余元,带动4户贫困户通过互联网销售实现脱贫致富。
从完善基础设施入手,大力改变落后闭塞生活条件
遵照李克强总理“一定要加快农危房改造,努力让群众住得安全、温暖,要持续加大贫困地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投入”“让贫困落后的蒲洞村村民住上安全舒适的新房子,真正过上新农村生活”的嘱托,三年来,黎平县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统筹推进蒲洞村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生活越来越便捷。
(一)通村道路“变宽了”。原来通村公路宽3.5米,弯度大,高低不平,为未硬化的砂石路。黔东南州整合交通扶贫资金2284.63万元,发动群众“以工代赈”投工投劳,23.3公里公路全线贯通。同时,铺设寨内青石板步道14159米,完成998米进寨道路硬化建设。
(二)用水用电“放心了”。2015年8月,黔东南州投入147万元实施人饮改造工程,建设水池6个、铺设管道6千米,1200余村民生活用水全部达到国家饮水安全标准。从2016年2月启动电网改造,将原有的100千伏安变压器升级为315千伏安,新增1台315千伏安变压器,实施户内“电改”150户,以往电压低、保障差等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三)住房条件“称心了”。目前,已完成412户(栋)农危房改造任务,同步推进改厕80个、改灶116口,木质房屋防火阻燃215栋,2017年完成科技消防50户,72户易地搬迁户实现分房入住,实现了家家入住“称心房”。其中,李克强总理入户走访的孤寡老人吴开英,已住上了干净、独立、便捷的新房,其老房子已经改造成为“蒲洞村村史馆”。
从环境提升入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增强医疗卫生、生态保护等公共服务的供给。黎平县以改变蒲洞村居住脏乱差的环境为出发点,聚焦环境提升,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实现“大变脸”。
(一)逐步完善村寨环卫设施。建成蒲洞村污水处理厂,完成3800米污水主管网铺设,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村级生活垃圾处理厂。在对全村187户进行危房改造的同时,每样每户都补助1000元,同步实施改厨、改厕、改灶、改圈和房屋周边庭院环境卫生整治。推行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和集中修建公共厕所的方式,彻底清理露天粪坑,并实行“村集体主导、村干包保、保洁员负责、农户分区包干”的常态保洁制度,保持村庄洁净。
(二)实施村寨“三化”工程。启动开展“绿化”家园行动,在村内新建花坛20座,发动村民在房前屋后等空地栽种红豆杉、楠木、桂花、紫薇、木槿、山茶花等绿化苗木12440株。为方便村民出行,安装了148盏太阳能“亮化”路灯。新建了寨门、花桥,修缮或重建岳王庙、禾仓等传统“美化”建筑。
(三)推进环境网格化管理。以“十户一体”为抓手,将蒲洞村划分为13个网格片区,明确网格中心户40户,实行“四定”管理责任制和“123”工作法,即定人员、定职责、定地段、定时间,垃圾每天清理,两天清运,三天焚烧的处理模式,并将管理情况进行张榜公示,促进环境提升常态化;2017年通过对蒲洞村宜居生活方式创建,以“十户一体”为抓手,并将环境卫生、消防、社会治安等纳入村规民约,形成了“村规民约+十户一体”两个抓手,基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方式。
(省政府办公厅根据黔东南州政府办资料整理)
台江县抓党建促脱贫攻略记
攻略一:十项行动强化党委集中统一领导和党建与脱贫深度融合。一是建强领导核心行动。严明县委脱贫攻坚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加强脱贫攻坚统筹指导和工作调度。二是锻造“四铁”骨干行动。建立“四位一体”从严管理干部机制,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人用人重要依据,全面提升干部政治素质和专业化能力。三是夯实基层基础行动。完善乡、村两级组织体系,加强村党组织表彰激励和整顿转化,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作用。四是强化示范引领行动。推动农村党员带头脱贫致富,在职党员立足本职岗位服务脱贫,全方位提升农村党员队伍能力素质。五是壮大人才支撑行动。实施“苗岭之光”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计划、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十百千万”工程、“四个一批”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厚植脱贫致富、创新发展人才第一资源。六是凝心聚力建功行动。统战群团联动,形成合力攻坚局面,依靠群众凝聚最广泛脱贫力量。七是精准落实政策行动。加强脱贫攻坚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研究转化,推进政策精准落地和运用创新,用好、用活、用足。八是宣传舆论引导行动。全方位宣传发动,引导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激发群众“我要脱贫”内生动力。九是基本保障提升行动。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升级改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加强规范化建设,推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十是正风肃纪护航行动。深入推进铸廉行动、铸勤行动和铸魂行动,加大民生事项尤其是扶贫资金监督管理。
攻略二:十基五本铸强县乡领导班子基本能力和干部基本素养。一是熟悉基本情况。包括天(时)、地(理)、人(口),村(庄)、寨(子)、房(数),钱(财)、粮(产)、畜(牧),文(化)、史(传)、俗(风),民(养)、学(校)、医(院),灾(患)、险(地)、害(病),优(势)、新(业)、特(产)。二是明晰基本职责。牢记强核心抓党建、促改革谋发展、攻脱贫惠民生、保平安维稳定四个方面基本内涵和具体要求。三是理清基本思路。按照摸实情知家底、学战略找定位、对标杆知差距、定目标寻路径的四个步骤,理清目标思路。四是掌握基本政策。包括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基层党的建设基本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策等五个方面。五是健全基本制度。建立健全党委领导和理论学习、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岗位责任和业务规范等七大项制度。六是完善基本组织。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基层政权组织、党的群团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和村级集体经济等七方面组织建设。七是培育基本队伍。加强领导班子成员、站办所负责人、村(居)“两委”班子、党员、村民骨干和带头人等七方面队伍建设。八是提高基本能力。练好坚守政治规矩、学习调查研究、语言文字表达、运用现代科技、带领发展经济等十项基本功。九是养成基本作风。培养马上就办之风、敢于担当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清正廉洁之风。十是抓实基本生产。从定好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培育市场主体、强化业务培训等七个方面入手推动发展特色产业、致富本地百姓。强“十基”重点引导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如何做事,固“五本”重点引导各级干部加强个人修养、争当好干部。一固初心之本,二固规矩之本,三固信念之本,四固品德之本,五固清廉之本。
攻略三:十有五化完善村级治理体系提升村级治理能力。一有好的领导班子。突出政治功能,开展铸魂行动,班子成员团结务实清廉,双带能力强,制度运转规范,自身建设严格,干部群众公认度高。二有靠得住的党员队伍。对党忠诚老实,带头作用明显,诚信守法守纪,家风家教良好。党员队伍发展正常、结构合理。三有好的村干部培养成长机制。把产业大户、能人和知识青年培养成党员,把产业大户党员培养成村班子成员。四有好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走小康路,喝小康水,住小康房,用小康电,通小康讯,建小康寨。五有好的党群活动阵地。阵地建起来,旗帜树起来,窗口亮起来,制度转起来,图书看起来,文体动起来,会议开起来。六有好的集体经济组织。依法注册成立,带头人创业能力强,制度章程严密,经济收入稳定,群众受益面大。七有好的富民产业。产业形成一定规模,有龙头企业或致富能手带动,有相对稳定市场销路,与贫困户有具体利益连接机制。八有好的村寨社会治安。村规民约落实执行得好,无刑事案件,无治安案件,无黑恶势力,无黄赌毒,无邪教,无非访,无矛盾纠纷上交,无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事故。九有好的村寨环境卫生。环卫设施完善,分类处理垃圾,寨容寨貌整洁,常态专人专抓,严格考评奖惩。十有好的群众基础和口碑。干部和党员年初有承诺、年中有践诺、年终有评诺,群众对党支部和党员满意度高。“十有”建构村级治理基本体系,“五化”提升村级治理水平。一是群众化。干部必须定期到村到户宣传政策、解决难题、化解矛盾、回应诉求,常态化做好群众工作。二是规范化。各项工作要按章理事,干净做事、依法办事。三是项目化。建立工作台账,限期落实,销号管理。四是信息化。运用“农户之家”系统平台,提高到村工作效率。五是机制化。工作措施往实处做,目标考核兑现奖惩,民主评议检验成效。
攻略四:十方联动搞活舆论宣传提振士气坚定信心增强斗志。一是会议宣传全面发力。各项工作都要与脱贫攻坚挂起钩来,书记、县长带头反复讲脱贫政策、讲攻坚要求、讲联系服务。二是党课宣传下乡入村。县级干部带头进村入寨,为干部、党员和群众讲党课。村村办起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建起道德讲堂、法治讲堂、青年夜校和巾帼讲堂。三是政策宣传进家入户。从帮助改善环境卫生点滴实事做起,引导群众增强感恩意识、提高脱贫技能、养成文明习惯。四是典型宣传以情动人,促进全社会增强向上向善力量。五是理论宣讲进学校、进课堂。把学校作为宣传重点来抓,系统向青少年讲历史、讲文化、讲党恩,引导长志气、明道理、树目标。六是主动争取上级党报党刊权威宣传。组织好专题专访、典型个访、集中采访,争取中央和省州党报党刊对台江党建扶贫和脱贫攻坚好经验好做法进行深度报道。七是借助重要网站广泛宣传。与重点新闻网站加强工作对接,用好基层宣传队伍和微博、微信达人,多渠道发出台江声音、讲好台江故事。八是建构县域全媒体格局。组建县新闻中心,开通县广播电台,建立电视、广播、网站、报刊信息资源联动共享机制。九是社会宣传持续深化。把橱窗、灯箱、标语牌等广告宣传阵地用好用活,推动党建促脱贫家喻户晓。十是“双语”宣传入脑入心。开通苗语新闻,通过苗族歌曲、漫画、小品和歌舞宣传党的好政策。
攻略五:十户一体党带群强带弱富带贫组织群众抱团干同致富。“十户一体”主要内容是:在现有行政村和村民小组基本治理框架不变基础上,在村寨和村民小组之下,按照居住相邻、技能相似和产业发展意愿相同原则,把十户左右群众捆绑成一个一个发展主体。每个发展主体相对均衡地配置富裕户、一般户、贫困户,党员户、非党员户,有劳力户、无劳力户,有留守人口户、无留守人口户。每个发展主体推选一名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党员或群众为户长,在村“两委”和村民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各发展主体共同负责区域内环境卫生、平安综治、社会诚信和公益事业、民主监督、产业发展等6个方面的建设。每个发展主体内推行工作不力连带责任,形成互帮互助、互相督促和制约工作机制。台江63个中心村现已建成1400多个自治互助体,不少融入产业链,成为村民致富的靠山。
攻略六:十措并举发展脱贫产业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抓产业扶贫政策学习宣传。制作宣传册、口袋书帮助学,让乡村干部和贫困群众掌握优惠产业发展政策内容。二抓产业规划和项目库建设。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根据规划建好产业扶贫项目库,抓好项目申报。三抓产业发展龙头建设。重点推进省级农业园区建设,通过龙头企业带动贫困群众园区就业或居家生产。四抓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利益联结机制建设。由村“两委”牵头探索组建股份经济专业合作社,引导村集体用资金、土地等入股合作社、水电站、加油站、养殖场。完善扶贫产业项目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力争实现对贫困户多个扶贫产业项目覆盖。五抓优势产业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加强农特产品“三品一标”建设,打造“台江真味”等自主区域公共品牌。六抓金融支持。积极争取省州扶贫产业子基金,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扶贫产业。七抓涉农资金整合。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重点投入到精品水果、稻田综合种养等产业。八抓全员就业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安排企业用工岗前培训和技能培训。九抓农文旅一体化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有机结合,把农特产品加工成旅游商品,通过电商搭建销售平台。积极推进一二三产融合,扶持农特产品加工企业,建设以农特产品加工为主的返乡创业园,延长产业链。十抓督查调度持续加压。成立专班推进产业发展,经常调度督查,及时问责推进不力责任人。
攻略七:十问十清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要求真正落地生根。针对苗族群众文化水平不高、很多人听不懂普通话的实际,台江县编写“十问十清”顺口溜,要求干部熟练掌握。一问家中几口人,记清户主姓和名,全家老少要记录,户口本来做证明;二问信息准不准,弄清劳力最要紧,信息质量好不好,逻辑关系来参考;三问生活好不好,摸清是不是低保,五保补助得多少,是否按时存取了;四问收入有多少,算清平时账来往,工资经营和财产,再加转移收多少;五问是否移民了,弄清房子好不好,饮水是否安全了,衣服粮食暖和饱;六问教育好不好,记清补助有多少,在校读书有多少,一定不要辍学了;七问家人好不好,记清合医要交了,生病住院国家保,大病小病不怕了;八问产业好不好,弄清田地有多少,种养项目生态补,合作分红得多少;九问帮扶人是谁,记清干部来几回;帮扶措施要扎实,一起帮忙把贫脱;十问是否脱贫了,记清共产党最好,脱贫政策一样好,小康社会不能少。
攻略八:十联六常县级干部带头推动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深耕基层。“十联”就是每一位县级领导干部都要联系10个方面基层单位或代表性人物,包括1个乡镇(街道),1个村(居、社区),1所学校,1家卫生院,1家企业,1个社会组织,1个农村专业合作社,1名专业技术人才,1位“两代表一委员”,1位离退休老同志或老党员,1位本地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县委组织部为每位县级干部编印《“十联六常”工作手册》,要求围绕“十联系”做到“六经常”。一是经常联络,建立良好沟通关系。二是经常走动,建立良好个人友谊关系。三是经常帮困,主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四是经常宣讲。主动到联系单位宣传党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和脱贫攻坚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知识等。五是经常指导。帮助联系对象制定发展计划、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子。六是经常总结。帮助总结提炼党建扶贫、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好做法,宣传推广联系单位创造的好经验。
攻略九:十步法导引驻村干部长能耐埋头干办实事。第一步,明政策、知决策、学方法。首先要学习脱贫攻坚战略部署、政策要求,学习具体决策和工作安排,学习其他地方好经验好做法。第二步,熟人头、多沟通、建联络。第三步,察地情、阅史情、摸人情。第四步,紧互动、细观察、抓底细,做到人头熟悉、心中有数。第五步,交朋友、识准人、捋问题。第六步,跳出来、问计谋、求外援。带着问题清单和自己的思考及打算,到县乡与分管领导和帮扶部门沟通,共同把脉如何开展工作。第七步,融进去、求共识、树典型。融入村“两委”班子和村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去,努力形成工作共识。第八步,办实事、惠民生、暖人心。第九步,定计划、帮产业、助项目。帮助所在村选定发展产业方向,共同制定产业发展计划和规划。第十步,强组织、带党员、育人才。在推动工作实践中发现干部、培育人才、加强组织、建好班子。
攻略十:十公开全面强化监督促进村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统一。村治责任公开、基本党务公开、基本村务公开、惠农资金公开、财务收支公开、政策优惠对象公开、村干待遇公开、文明养成公开、平安建设公开、承诺奖惩公开。
(中组部驻台江扶贫工作组供稿)
普定县实施“一村一公司”助力脱贫攻坚
普定县为破解“强基层党建、强产业发展、强集体经济”难题,在全县172个村(居)建设村级公司,通过“一村一公司”经营发展,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和产业发展潜能,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动力。
支部领导,村企合一。成立县、乡、村三级公司,村级公司法人由村支书或主任担任,公司成员由村支部、村委会、村第一书记、部分村级合作社负责人、致富带头人组成。全县村“两委”班子中,有352人在公司兼职,其中136名村党组织书记任公司总经理,实现双岗同责、村企共赢。如化处镇化新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村级公司总经理,村委和公司董事会相互兼职、相互渗透、统一领导,目前该村已流转土地6300余亩种植蔬菜,解决就业450余人,带动300户农户发展。
公司主导,盘活资源。以县金荷公司为县级总公司,在全县172个村级公司均设立“资金池”,通过逐级借款,结合“猴场模式”做法,以“滚动、再生、放大、共享”为原则,为172个“资金池”各注入100万元作为各村发展启动资金,各村结合实际制定资金使用方案,通过村民会议同意,乡级审批后报县公司备案批复后使用。此外,结合“三权”促“三变”改革确权工作,通过流转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鼓励贫困户申请“特惠贷”资金入股等方式做大村公司实力。
市场引导,做优产业。把提质增效韭黄、茶叶等传统产业,全域打造食用菌等新兴产业,突出兔、中蜂等特色养殖作为产业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制定产业规划。12个乡镇(街道)各建设2000亩蔬菜示范基地各1个,鼓励农户发展林下养殖、林下套种矮杆作物等“以短养长”产业。推行多种养殖模式,每个村至少发展一个带动20户以上贫困户的集中养殖点,目前已新建养殖场128个,新增家禽类养殖24.6万羽,猪1.68万头,兔6.5万只,牛0.2万头,中蜂5400箱,小龙虾936万只,完成蔬菜种植27.74万亩,种植经果林18.8万亩。
机制联结,共享发展。以“秀水五股”模式为母本,通过村公司合作带动型、订单生产型、股份合作型、基地务工型等模式,把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紧密联结,共同发展。全县发展产业带动型公司119个、资源开发型18个、服务创收型22个、异地置业型13个,产业覆盖农户共19699户56331人,其中贫困户8718户、25146人。全县村公司盈利3312.1万元,新增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83.46万元。预计3年后,所有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超百万元。
(安顺市农委供稿)
▲产业发展
毕节市迅速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
土地流转加速推进。全市着力流转土地,为替代产业发展腾出土地空间,通过设立的36家县级国有农业产业投资公司、114家乡级国有农业产业投资公司流转土地33.39万亩,发放土地流转费8023.75万元。
玉米面积大幅调减。截至3月26日,完成玉米调减面积187.45万亩,占目标任务188万亩的99.7%。其中:五大重点区域完成调减面积112.08万亩,占目标任务的91.6%,其他区域完成调减面积75.37万亩,占目标任务的114.82%。
替代产业发展迅速。替代作物面积合计144.1万亩,其中,蔬菜42.6万亩、经果40.3万亩、中药材22.1万亩、食用菌3.2万亩、茶叶16.6万亩、饲草19.3万亩,退耕还林还草43.9万亩。
(毕节市农委供稿)
黔西南州六项措施推进“春风行动”
为全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确保今年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黔西南州农委采取有力措施,奋力推进“春风行动”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蔬菜种植面积24.5万亩,茶产业43.2万亩,食用菌种植规模1.01万亩,精品水果种植面积69.4万亩,生态家禽出栏266.8万羽,禽蛋产量0.48万吨,中药材面积达38.33万亩。
及早部署,确保产业扶贫有序推进。州委州政府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州2018年调整优化玉米种植结构工作的通知》《黔西南州2018年产业结构调整行动计划》,州农委下发了《黔西南州农委关于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引导玉米种植优化发展的通知》等配套落实文件,进一步确保措施到位、技术到位。各县(市区)也制定了相应的方案和措施。先后组织召开春耕生产现场会、州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表彰会、农业科技工作会,进行再落实、再部署、再安排。
细化任务,层层压实工作责任。一是州委、州政府印发了《黔西南州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方案》和《黔西南州2018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行动计划》,明确行动时间、行动内容、行动举措,按照“退一进十”配套十大特色产业,实施挂图作战,细化分解到每个作物种类。二是州农委也印发了相应方案将全年产业脱贫攻坚和“春风行动”计划分解落实到县(市、区),确保“五个到村到户到人”和“三个100%”目标顺利实施。
明确调减重点,合理布局替代产业。一是围绕“四边”抓落实,把交通主干道两边、城市周边、景区周边、重要水源地周边可视范围内作为调退重点区域,25度以上的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林以经果林为主,25度以下的种植经济作物。二是围绕重点区域布局替代产业,按照“十三五”特色产业规划和三年脱贫攻坚行动方案明确的八大重点产业和“一县一业”进行产业布局。
保障有力,补齐产业发展短板。一是科学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积极争取上级产业项目支持,特别是产业子基金项目。二是州级财政专项预算1000万元,各县(市、区)也列入专项预算,整合相关资金集中投入产业发展。三是加大特色产业保险力度,增加保险品种扩大覆盖范围,降低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四是加大科技支撑,强化技术培训,培育职业农民,提供有力技术保障。
搭建平台,提升服务产业能力。一是强化新型主体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经营实力,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增强示范带动能力。在全州农产品展销会上,评选新增了41家州级龙头企业。二是强化农业园区建设,推进农业产业进一步上规模、上水平。新增省级园区3个,新增重点园区1个,指导安龙县申报国家级产业示范园。三是组织经营主体参加各级农特产品展销展示推介活动,提高山地特色农产品知名度。
强化督导,促进工作落地落实。一是州委州政府督查局组建9个督查组,分别由州直相关单位领导带队开展结构调整工作督查。二是州农委成立以为领导班子为组长的9个工作指导组到各县(市、区)包片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三是分别组建以州农委领导为组长的4个工作组,到兴仁县开展“减贫摘帽”脱贫攻坚产业督导工作。四是安排专人负责农业产业脱贫攻坚统计监测,强化数据调度,为产业扶贫督导工作提供依据。
(黔西南州农委供稿)
▲工作动态
全省产业扶贫指导工作组常驻各地开展工作
近日,为落实省委、省政府《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令》关于“落实工作指导组机制”的要求,经省委和省政府领导同意,决定成立2018年全省产业扶贫指导工作组。省委组织部会同省农委和省扶贫办从省发改委、省农委、省水利厅、省商务厅、省林业厅、省扶贫办、省供销社、省农科院、贵州科学院和贵州大学抽调64名同志组成8个工作组,于3月19日分赴各地开展产业指导工作。工作组人员构成主要以蔬菜、畜牧、茶叶、园艺、果树以及农林经济管理等方面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为主,由8个单位的副厅级领导干部担任组长。工作组的职责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指导市县编制农业结构调整项目规划方案,对项目规划主导产业的品种选择、种植区域、基础设施、生产技术、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市场开拓等内容进行技术把关,确保全省农业产业发展方案和意见的落地。二是指导市县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三变”改革,督促检查在产业链、利益链、价值链中是否落实农户参与和明确份额,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增收。三是指导市、县两级市场主体开拓市场,完善省内农校对接、农超对接及食堂和宾馆对接,在对口帮扶城市开设农产品直销窗口,建立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渠道,培育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四是统筹整合好“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工作力量,督促指导科技特派员、科技副职、农业辅导员等农业专家技术服务团队,培养技术二传手,切实帮助贫困地区查找产业技术需求、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五是查找市县产业扶贫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跟踪督促相关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六是完成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脱贫攻坚期内,产业扶贫指导工作组将深入市、县、乡农业产业发展第一线,紧盯贫困地区农业产业规划、生产、加工、销售等关键环节,找准产业发展制约因素,“送经验、送技术、送办法”,对所有贫困县产业发展指导做到100%覆盖,对所有极贫乡镇产业发展指导做到100%覆盖。解决生产发展难题,破解产业布局、生产管理、利益联结、市场开拓等关键因子,促使贫困县做到产业规划编制科学、技术保障充分、销售渠道稳定、利益联结紧密、经营管理有序,保障产业提质增效,贫困农户增产增收,实现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黔西南州委召开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专题会议
近日,黔西南州委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孙志刚书记、谌贻琴省长批示精神和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暨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启动会精神,总结春节期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开展情况,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州委书记刘文新主持会议并讲话,州政府、人大常委会、州政协主要领导和相关领导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全州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州委、州政府工作要求,第一时间全面拉开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序幕,工作抓得紧、抓得实,抓出了初步效果。春节期间,大家坚持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充分利用春耕备耕大好时机和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创业人员返乡过节有利契机,与群众深入沟通、广泛共商,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工作,掀起了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热潮。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发扬连续作战作风,持之以恒开展好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为今年夺取决战决胜的决定性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要求,要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令》和州委、州政府《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实施方案》,细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争分夺秒加快干,紧扣总体时序安排和具体时间节点,只争朝夕、苦干实干,每一天都不留下工作欠账。要咬定目标盯紧干,继续采取“确认书”方式,细化明确各项工作任务,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落实。要突出重点拼劲干,纵深推进“四场硬仗”,落实“五个到村到户到人”要求,坚决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创新生产经营方式、产销对接机制、利益联结机制,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要强化精准认真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突出问题导向,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等方面深度用力,精准提高脱贫质量。要优化方法用心干,大力推行“五步工作法”,坚持“稳、干、进”,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转变作风扎实干,兴“三风”纠“四风”,扎实开展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要勇于担当主动干,保持革命精神、奋斗精神,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继续攻坚克难,确保连战连胜。
各县(市)、义龙新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州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黔西南州农委供稿)
毕节市召开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推进调度会
3月5日,毕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丁雄军主持召开调度会,调度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进展情况,了解各督查组工作开展情况,安排部署下步工作。市政府秘书长黄家忠,副秘书长游新建、邓林,赫章县、威宁县、金海湖新区、纳雍县分管副县长,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8个督查组组长或副组长参加会议。
会上,丁雄军分别听取了赫章县、威宁县、金海湖新区、纳雍县及各督查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汇报,对部分乡(镇)和示范点推进缓慢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研判。
会议对督查过程中发现的个别县(区)部分乡(镇)示范点没有落实经营主体、国有产业投资公司组建及资金来源和土地流转情况、玉米调减后如何解决群众对玉米的需求和农产品种出来之后的销售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紧密协调,提前谋划,加强落实,确保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要强化认识,做到心中有数,找到差距。务必认清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是否到位,工作信息是否对称,产业选择是否科学合理,工作差距在哪里;二要把握时节,在春耕生产关键时期,种子、种苗、农资等物资储备要充分,土地翻耕要到位;三要加强督促,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督查问题清单直接报县(区)书记、县长、副书记、副县长等领导进行信息反馈,推进督办;四要完善各类资料,如各县(区)、各乡(镇)按要求统一完成图斑的制作,汇编成册;五要成立县级督查组,各县(区)参照市级督查组迅速成立县级督查组,及时了解督促本县(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情况;六要统筹做好思想动员工作,确保结构调整工作得到群众支持;七要整合用好涉农资金,各县(区)务必全面掌握涉农资金的去向,资金务必落到实处,取得成效。
(毕节市农委供稿)
黔南州农委召开2018年“春风行动”工作部署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农委、州委州政府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工作要求,3月7日,黔南州农委在都匀市召开2018年“春风行动”工作会议,各县(市)农工局分管领导和产业扶贫办负责人、州农委产业扶贫相关科室负责人及统计员参加了会议。会议还邀请了省农委产业脱贫攻坚办、州扶贫攻坚指挥部、州扶贫局等相关单位领导到位指导或培训。
会议传达了省、州“春风行动”文件精神,把省、州产业扶贫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工作责任落实到部门与科室。会议要求各地要立即掀起“春风行动”高潮,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宣传动员,编制农业结构调整项目规划,开展春耕物资备战备耕工作,充实基层农业技术服务力量,健全推广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开拓市场建立产销对接渠道,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明确今年全面完成玉米调减92.45万亩,发展蔬菜种植220万亩(次)、投产茶园105万亩、食用菌种植0.6亿棒,生态家禽出栏1150万羽、禽蛋1.6万吨;100%的贫困村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00%的贫困人口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100%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技术团队覆盖。
会议强调,一是各县(市)和委属科室要高度重视,认真学习和领会省、州文件和会议精神,确保“春风行动”顺利开展;二是请各县(市)要向主要领导和分管县长汇报,召开春风行动部署工作会议,按相关要求,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落实到田间地块;三是各县(市)要尽快做好玉米调减后产业规划,指导农业生产和产业扶贫工作;四是各业务部门要对涉及指标负责,积极指导县(市)做好相关工作。
(黔南州农委供稿)
送:省扶贫办,各市(州)党委、政府,贵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
发:各市(州)农委、畜牧(水产)局,贵安新区农水局,县(市、区、特区)农业部门、产业脱贫管理部门,省农委机关各部门、单位。
签发:黄俊明 审核:易 勇 编辑:罗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