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简报第七期

发布时间:   字体:        点击量: 次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贵州省种植业结构调整

2018年第期)

121winsb.com                                                             2018年4月20

·铜仁市沿河县深化“三变”改革助力结构调整

·黔西南州安龙县“五个实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黔南州种植业结构调整落实情况良好

铜仁市沿河县深化“三变”改革助力结构调整

今年以来,铜仁市沿河县按照省委省政府“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的战略决策,围绕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通过实施土地流转、贫困群众带资入股、“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等有力举措,全面推进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三变”改革,有效激发农业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助推全县脱贫攻坚“春风行动”持续提升。

一、加快土地流转,推动“资源变资产”。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紧紧围绕菜、畜、果、茶、药等主导产业,以促进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通过宣传培训、政策引导和项目支持,强化服务等措施,加快土地流转,全县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2.85万亩。规模化建成5500亩生态茶基地,6万亩特色蔬菜基地,2.33万亩优质水果基地,334万棒食用菌基地,1.6万亩中药材基地,0.88万亩油茶基地,带动贫户4528户共26913人,亩均流转费用为每年200元,参与流转群众户均每年可获得资产性收益950元左右。

二、推行带资入股,促进“资金变股金”。按照精准投入、突出重点,创新方式、规范运行,强化监管、提高效益的要求,坚持产业扶贫与金融扶贫融合发展思路,全力落实好扶贫小额信贷、参股经营等扶持政策;重点扶持符合相关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扶贫企业发展生态茶、生态中药材、生态畜牧、生态果蔬四大主导产业发展,积极开展贫困户信贷需求调查摸底工作,不断夯实贫困群众“带资入股”发展基础;鼓励贫困户利用扶贫贴息贷款、产业补助等扶持资金,入股参与专业合作社经营发展,促进政策扶持资金向参股经营资金转变。目前已安排落实1800万元按照2018年计划出列的120个贫困村每个村15万元予以分配,按每个贫困人口1114元安排312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同时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入股扶贫产业发展。目前产业发展资金已全部签订入股协议,吸纳社会参股资金600多万元。

三、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农民变股东”。认真落实“一宣六帮”任务,全面推行“支部+企业+贫困户”、“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等产业发展模式,坚持村党支部、党员骨干引领发展,积极培育能人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引导贫困户以土地流转、带资入股等方式参与能人大户、合作社共同经营发展,积极主动做好政策落地和程序监督等工作,有效保障入股入社贫困户依法依规取得资金、股金、薪金,实现农民向股东转变。通过经营发展模式创新,有效破解了贫困群众自身能力不足及合作社发展资金短缺难题,实现了合作社和贫困户的双赢发展。截至目前,该县429个村建起了“支部+企业+贫困户”、“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由党员示范户引领创办的专业合作社126个,带动贫困户3780户,贫困人口13200余人。同时创新“公司+集体经济组织+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在增加贫困户收入的同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贵州识礼农养公司以代种代管形式发展沙子空心李产业,前十年公司占股70%,农民与村集体经济占30%,后10年公司按当年股权评股市值退出40%股份,农民和村集体经济既得利益为30+40%。农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股东,有效解决了贫困户持续增收和稳定发展问题,推动该县精准脱贫工作与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稳步推进。

                         

沿河县农牧局供稿

黔西南州安龙县“五个实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实行产业布局规划。依托“一主三辅”(以食用菌产业为主,温氏养猪、花卉、中药材等为辅)脱贫产业体系,围绕汕昆高速安龙段、安兴安贞安册公路等主要干道沿线,笃山攀岩公园、招堤国家湿地公园、金州农耕园等主要景区园区,将全县75万亩土地按照15度、15-25度、25度以上分类,着力打造“一镇一特”“一村一品”“薏仁+食用菌+烤烟”的北部产业带、“中药材+食用菌+蔬菜+烤烟”的中部产业带、“花卉+食用菌+沿江生态产业”的南部产业带。

二是实行责任细化落实。制定《安龙县2018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春耕生产工作方案》,与镇(办)签订玉米种植结构调整优化责任书,各镇(办)相应出台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到部门,到具体责任人。各镇(街道)党政负责人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第一责任人,成立镇(街道)级产业调整攻坚指挥部,充分发挥五人小组、“第一书记”及脱贫攻坚前沿工作组的尖刀班作用,细化工作职责;明确重点、时间节点、落实责任、细分任务到人,各镇(办)把调整的区域、产业布局、面积、作物细化落实到村、组,压实责任、层层落实,强力推动。

    三是实行种源市场管控。安龙县农业局加大种子经销商种子培训、政策宣传工作,对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具等生产资料进行调剂供应。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整顿农资市场秩序,依法打击无证生产经营和制售假劣种子、种苗、农药和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保证农资质量。对辖区内所有种子市场,乡镇集市及零散销售网点实行整治全覆盖,对群众投诉举报较多的区域、企业和销售网点进行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行为,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四是实行替代作物筹备。加大农用物资筹备力度,协调农资生产经营商及时备足备好各类农用物资。至目前,全县已储备高粱种子1万公斤,薏仁种子5万公斤,水稻种子7.5万公斤;化肥储备1.05万吨;农药30余吨。其中1万公斤高粱种子由贵州汇珠薏仁集团提供,并与农户签订了红高粱种植收购合同书,保底收购价为4.6元/公斤。兴办1个粮改饲县级示范点和1个粮改经县级示范点。各镇(办)围绕食用菌、薏仁米、烤烟、蜂糖李、辣椒等优势特色产业,兴办产业结构调整样板示范点2个以上。

五是实行利益联结推动。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各类主体积极参与农村“三变”改革,参与产业发展,已引导村集体和农户以荒山、土地、林地等资源入股企业面积达8200亩;试点村参与“三变”改革经营主体共44个,其中企业38个、农民合作社6个,开展合作项目30项,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440.5万元;22个试点村共实现农民变股东12655户,其中贫困农户1199户,实现了试点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和贫困农户全覆盖。产业利益连接机制实现对全县60个贫困村贫困人口4145户14359人全覆盖,全县贫困人口7016户23585人全覆盖,覆盖率达100%。

                                       

安龙县农业局供稿)

黔南州种植业结构调整落实情况良好

黔南州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及省农委关于种植结构调整的安排和部署,精心部署,快速行动,迅速在全州掀起了一场以调减低效玉米种植为重点的农业产业革命。目前,进展顺利,成效明显。

一、工作进展

2018年省下达黔南州玉米种植调减任务92.45万亩,黔南州落实玉米调减面积109.80万亩,超计划完成任务,占目标任务118.7%,其中:替代作物面积78.17万亩、退耕还林还草面积31.63万亩。截止目前,完成调减面积86.85万亩,占调减面积79.10%,其中替代作物蔬菜15.75万亩、茶叶3.84万亩、食用菌0.12万亩、中药材8.72万亩、水果12.57万亩、刺梨11.28万亩共52.28亩,占计划数66.88%;退耕还林还草27.95万亩,占计划数88.37%。

二、保障措施

(一)抓组织保障,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黔南州成立以州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财政、国土、农委、林业、国土、扶贫、水务、商务、供销等部门主要领导任成员的调整优化种植结构领导小组,县(市)、乡镇相应成立领导小组,确保组织保障给力二是紧盯目标抓落实。及时分解任务,县(市)按照县级为主体、乡镇落实、村为单元、细化到户的总体要求,将调减任务及时分解到乡镇,明确工作职能职责,任务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县(市)编制《2018年调整优化玉米种植结构实施方案(工作计划)》,明确调整区域、调整面积、替代作物、绘制图斑、工作时限等;三是将种植结构调整目标任务列入黔南州目标办对各县(市)的目标考核,确保目标任务完成。

(二)抓宣传发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积极做好宣传动员,按照省委主要领导批示及要求,黔南州委主要领导亲自抓部署,各县(市)认真做好正面宣传发动,结合脱贫攻坚开好院坝会、群众会,采取悬挂标语、电视网络平台、手机平台等传递信息,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调减玉米种植在基层干部和群众中得到理解支持。

(三)抓技术服务指导,确保种植结构调整有效开展。采取州、县(市)联动的方式开展农业技术指导服务,组建专家团队450余人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各县(市)开展农业生产。要求做到“四个一”,即挂帮一个村、帮扶一个合作社、培训一批农户、创办一个示范点,同时培训好当地农民群众,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二传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四)抓保障投入,确保结构调整有保障。据不完全统计,黔南州各县(市)除专项资金投入外,从县级财政筹措结构调整资金近15亿元,用于农用物资的补助。全州迅速掀起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工作热潮。惠水县“一村一场一园一社”为载体,全面广“村社合一”,提出玉米种植“三个先退”、“三个为主”(即做到易地扶贫搬迁“三块地”特别是承包地必须先退,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必须先退,25度以上坡耕地和石漠化严重地区必须先退;以设施农业为主,以经果林、木本中药材为主,以草地畜牧业和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为主),全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荔波县突出“种桑养蚕”为主,大力发展青梅、精品水果、蔬菜、茶叶、食用菌、中药药材、生态牛和生态禽等特色优势产业,计划调减玉米3.05万亩。独山县“六园六场”为载体,计划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8.41万亩,新增桑园3万亩、药园3万亩、茶园2.6万亩、菜园10万亩、辣椒园2.5万亩、果园1.9万亩、花木场1.4万亩,发展食用菌种植600万棒。平塘县将调整区域分片划线各层级负责,整合资金9.3亿元,投入到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计划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8.45万面,调减幅度67.21%。罗甸县对玉米地调整种植经果林按照800元/亩给予补助。福泉市在结构调整上对种植茶、梨产业以1200元/亩,优质蔬菜辣椒以500元/亩,中药材、其他蔬菜以200元/亩进行奖补。都匀市财政预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按每亩补助300元标准支持玉米调减工作。龙里县引进河北瑞浩集团投资1400多万元,为全县种植户免费提供金银花苗木近300万株。长顺县代化镇斗省村将退下来的玉米地改种构树并入股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既实现结构调整,又带动贫困户增收。

(五)抓督促检查,确保目标任务完成。黔南州调减玉米种植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一周一调度、半月一通报,抓工作推进落实。三月中旬在平塘县组织召开全州脱贫攻坚“春风行动”暨春季农业生产现场推进会,及时调度部署减玉米调结构工作。三月以来组织了2次工作督查,四月中旬黔南州委、州政府将组织州直有关部门组成联合督察组对各县(市)调整区域进行实地督查,分阶段强化督查落实。各县(市)明确1名县(市)领导、1名农工局分管领导和1名调度人员按要求及时、准确上报结构调整工作进度。同时,要求各县(市)也要抓好本辖区乡镇的督查、调度工作。

 

黔南州农委供稿)



报:孙志刚书记,谌贻琴省长,李再勇常务副省长,人大副主任刘远坤,吴强副省长;省政府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

发:委领导,各相关处室(单位);各市(州)农委,贵安新区农水局

编辑: 夏忠敏     杨博(0851-85285728)              核稿:黄俊明             签发:袁家榆

共印40份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