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上服务 » 公共服务 » 文档下载

2017年全省秋粮生产指导意见(黔农发〔2017〕20号)

发布时间:   字体:        点击量: 次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各市(州)农委,贵安新区农水局,仁怀市、威宁县农牧局:

按照省委、省政府更加注重调整结构,以市场为导向,稳定粮食产量,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的要求,为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确保粮食产量稳定,特制定2017年全省秋粮生产指导意见。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2017年秋粮生产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主线,坚持质量兴农,以稳定粮食、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重点,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快推进种植业转型升级,力争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继续稳定水稻生产、适度减少籽粒玉米种植,切实将陡坡地、水土流失区域等非优势区玉米退下来,增加马铃薯种植面积,大力发展优质米、薏苡和荞麦等优质特色粮食。加大良种良法等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稳步提升我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体目标任务:秋粮播种面积3000万亩以上,产量850万吨以上。秋粮播面中,水稻1000万亩,玉米1000万亩,大豆205万亩,红苕345万亩,马铃薯(秋收)278万亩,高粱118万亩,其他杂粮 170万亩以上。全年粮食总产达到1100万吨。

    二、保障粮食生产播面,确保粮食产量稳定

    (一)稳定口粮面积。我省是粮食输入性平衡的省份,确保秋粮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万亩以上,对我省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要力争粮食产量保持稳定,防止出现大的滑坡。重点任务是稳定水稻面积,确保达1000万亩以上。在稳定水稻面积的基础上,指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进一步扩大薯类、薏苡、苦荞、芸豆等特色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二)加强技术指导服务。组织专家分区域、分作物制定技术指导意见,加强分类指导,分区推进落实。在关键农时季节,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推进各项技术措施落实。着眼增产增效的目标,大力开展深松深耕,推广水稻集中育秧、地膜覆盖等防灾增产技术。着眼绿色发展,集成推广控肥、控药、控水等技术。要确保杂交水稻推广面积900万亩、杂交玉米推广面积1000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300万亩。

    (三)推进科学防灾减灾害。加强灾情监测预警,密切与气象部门联系,研判全年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可能带来的影响,及时制定防范预案,因地制宜落实科学减灾措施。落实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支持灾区搞好生产恢复。

(四)强力防控重大病虫害。完善重大病虫疫情监测预警网络,建设一批可视观测、自动监测、数字传送的信息化监测网点,提高监测预警能力。重点防控水稻两迁害虫、稻瘟病、玉米螟、粘虫、马铃薯晚疫病等病虫害。继续强化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建设,提高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和统防统治水平,确保实现综合防治面积1000万亩以上。实现重大病虫害防控高效、环保、安全,确保粮食作物病虫害产量损失控制在5%以下。

    (五)因地制宜,推进农业机械化。切实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农民购置先进适用的农机具。继续大力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依托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加快推进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运用,不断提高区域优势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开展水稻、马铃薯、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示范推广。

    三、大力发展特色食粮,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六)调减非优势区籽粒玉米。落实《农业部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融合发展的格局。严禁在25度以上坡耕地、重要水源地、严重石漠化地区种植玉米,适当调减陡坡地、风景名胜区、公路沿线籽粒玉米,根据市场需求和农牧发展需要,改种优质食用大豆、薯类、杂粮杂豆,以及青贮饲料等优质饲草料。

(七)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实施绿色增产增效行动计划,促进优质特色食粮产业提档升级,打造一批区域特色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特色产业。鼓励各地争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打造优势产业带,构建与资源环境相匹配的生产布局。

(八)加快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继续抓好马铃薯产业开发试点。加速产品研发,依托马铃薯主食加工企业,组织科研院所与主食加工企业对接,加快专用品种筛选、加工工艺改进、主食产品研发,促进成果转化运用,不断丰富产品类型、提升产品品质。加强科普宣传,引导健康营养消费,培育马铃薯主食消费群体。


附件:1.贵州省2017年秋粮生产计划表

       2.贵州省2017年秋粮生产技术推广指导计划

2017秋粮生产指导意见.pdf



                                               2017317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