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好了,农民收入高了,发展目标就达成了
访谈嘉宾:省委农工委书记,省农委党组书记、主任 袁家榆
访谈时间:2017年04月19日
访谈实录
大战略|袁家榆:生态好了,农民收入高了,发展目标就达成了
来源:当代先锋网作者:陈大炜时间:2017-04-19
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指出,今后五年,贵州将全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大生态”正式成为贵州的第三大战略行动。
生态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在生态系统中,农业生态系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也是受人类影响最大的。
农业发展如何落实在大生态战略行动上?
大生态战略符合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大生态战略不仅是生态发展的要求,更是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体现。袁家榆说,“贵州不能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也不能走靠破坏生态换取发展成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生态战略的提出,对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具有重大意义。
农业发展如何守住发展和生态的底线?袁家榆介绍,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依托生态、依靠生态,同时能创造生态的产业。
袁家榆认为,农业也要坚守生态和发展的底线,在提供种类更丰富的农场产品的同时,要注重循环农业、高效农业等现代化手段的运用,把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的伤害降到最低。例如,养殖业的排放物可以通过沼气的化解、降解形成有机物、有机肥料直接使用在种植当中,形成循环的农业生态,减少对生态的污染。
守好贵州人民的“菜篮子”和“米袋子”
在大生态成为贵州第三大战略之前,贵州的生态保护工作一直没有松懈过,特别是在农业生态方面。农业生态保护不止与整个生态系统有关,更与群众的“饭碗”紧密相连。2016年底,贵州划定了5万多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区,占全省国土面积三分之一。在各类生态保护红线区内严格限制城镇化和工业化活动,禁止建设破坏生态功能和生态环境的工程项目。
袁家榆介绍,贵州耕地红线的划分,就是要守住耕地总量,保证基本农田不被侵占,守好耕地底线,为子孙后代和产业发展留足够的空间。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基本口粮田建设、商品粮基地建设等工程,为耕地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耕地是生态建设的基础,但耕地结构不会一成不变,根据经济发展的阶段适时调整用地结构,让每块土地都实现最大价值也是耕地保护、生态保护的一部分。
“耕地生态保护就是守好贵州人民的‘菜篮子’和‘米袋子’,这也是我们把耕地保护放在首位的原因。”袁家榆说。
调整农业供给侧结构是重中之重
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是贵州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农业发展要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重中之重就是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袁家榆表示,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产品结构的调优,产业主体的调强和供给效率的提高,“让农业产业体系更符合贵州产业发展状况,也满足农民增收的需要。”
过去发展农业,更看重粮食产量的多少。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的前提下,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供应已经基本得到保障,适时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不仅是对生态的保护,也是为生产附加值更高的农产品提供条件。“生态好了,农民收入也提高了,生态美、百姓富的目标就达成了。”袁家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