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变”统领农村改革

“三变”统领农村改革【字体:大中小】分享人民微博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贵州与全国一样,贵州的改革首先发源…

访谈嘉宾:121winsb.com主任袁家榆

访谈时间:2016年11月01日

访谈视频

访谈图片

访谈实录

    “贵州与全国一样,贵州的改革首先发源于农村。农村改革始终扮演着启动者、先行官及后勤兵的角色。几乎每一项改革,在农村都可以找到路径的现实探索。总的来说,贵州省的农村改革蹄疾步稳,亮点纷呈。”近日,中共贵州省委农工委书记、农委主任袁家榆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农村改革的道路上,贵州经验丰富  

  袁家榆介绍,上世纪70年代末在关岭县顶云公社进行的“定产到组”的农村土地承包改革,与小岗村的承包到户改革本质上是相通的,因此就形成“北有小岗、南有顶云”之格局。  

  本世纪初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将“富、学、乐、美”融入农民生产生活之中,在很多农村出现了“水面碧波荡漾、道路绿树成荫、房屋美观实用、环境合适宜人、农民幸福安康”的新农村画卷。  

  近年来,贵州建立实施的农村低保季节性缺粮户粮食救助制度,进入中央决策,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批示:“贵州省政府探索建立农村低保季节性缺粮户救助机制有针对性,解决实际问题,类似地区可以借鉴”。  

  袁家榆说,总结贵州农村改革发展的历程,主要得益于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始终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  

  “这三个坚持,是贵州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成为推进贵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农村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袁家榆介绍。  

  “三变”改革成为农村改革的新路探索  

  袁家榆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快速推进,农村经济社会深刻变革。  

  地处西部地区的贵州省,同样面临着农业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是全面小康的短板的状况,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更深、难度上更大。  

  在山区省份贵州要想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就必须打破和完善农村现有的经营体制,构建新的农村生产关系。“在过去30多年的农村生产关系中,由于在实践中‘分’得充分、‘统’得不够,导致了在农村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农村资源分散、资金分散、农民分散,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需要。”袁家榆说。  

  同时,“十二五”期间,尽管贵州省农民收入年均增长14.7%,占全国农民收入比重由2010年的58.7%提高到2015年的64.9%,但是,继续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传统措施已经乏力,新的举措全面发力还需要一个培育的过程。  

  近年来,贵州省探索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改革,却可以弥补以上这些功能不全的问题。通过“三变”改革,把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农村资源、资金有效利用起来,有效壮大集体经济。同时,通过“三变”撬动各类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政策导向,为喀斯特地区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提供强大的资源和资金支持。  

  “农村‘三变’改革,是贵州省大胆探索的智慧结晶,是统领全省农村改革的‘牛鼻子’,是贵州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为贵州扎实推进农村综合发展改革指明了方向、明晰了路径,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新路探索。”袁家榆说。  

  “三变”改革成为农村发展的新引擎  

  袁家榆介绍,在推进“三变”改革中,贵州立足山地资源优势,扎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围绕蔬菜、猕猴桃、肉牛、生猪、家禽等产业,打好“组合拳”,跑出“加速度”。在资金投入方向上,改变过去那种面面俱到、大水漫灌的粗放管理模式,调整资金投向,将有限的资金投向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加强资源资金整合,推动实现“三个率先”。同时,支持各地设立金融支农“资金池”,开展“政府+银行+保险公司+龙头企业+农户”融资模式改革,开展不同形式的金融支农创新。  

  如今,在“三变”的引导下,农村资源活起来。目前,贵州省在全省21个县(市、区、特区)、193个乡镇、1256个行政村(居、社区)开展试点,涉及325.3万农村人口。通过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以股权为纽带把各种资源要素整合到产业平台,激活了农村自然资源、存量资产、人力资本,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生态增值。今年上半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增速位次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增速位次继续位居全国第三。  

  改革无穷期,探索从未止步。如今,一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农村综合改革正在贵州大地上渐次铺开,预示着农村改革发展的广阔前景和美好未来,必将引领各族群众变出新天地、踏上致富路、同步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