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嘉宾:
访谈时间:
访谈视频
访谈图片
访谈实录
十九大报告首提“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
为什么在此时提乡村振兴战略,报告提法有哪些关键点,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11月29日在“《财经》年会2018:预测与战略”上对十九大报告中的乡村振兴战略“拎重点”。
“乡村衰弱不是必然规律”
人口大国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没有可以借鉴的规律,陈锡文指出,为什么十九大报道没有提城镇化战略,反而要提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准确把握了中国国情和现在的发展阶段,所得出的一个重要判断。
首先,乡村的衰弱不是必然规律。
“我们到那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去考察去调查都能看到,尽管他们的农业占GDP比重已经很低了,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也很低了,但是它的乡村仍然是一派兴旺景象,所以农业在现代社会中比重降低、农业人口的减少不一定就意味着乡村注定是要衰弱的。”
其次,中国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农业农村农民到底会发生什么变化,实现现代化以后,城乡格局是什么样的局面,需要我们自己探索。
“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中,人口上亿的其实只有两个美国和日本,美国有3亿人多一点,日本只有1.27亿人,他们国家的发展规律未免见得就是像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大国的发展的规律。人口最多的中国、印度都是十几亿人口,距离现代化显然还有相当的距离,那么10亿人口以上的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它的城乡结构的变迁、城乡居民的分布到底是一个什么规律,我觉得已有的世界,还没有给我们找出来。”
因此,陈锡文认为,乡村振兴是关系中国全面发展,最终建成现代化强国中的一件大事。
“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最突出体现在农村”
陈锡文分享了自己对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表述的三点体会。
一是它对中国共产党一贯强调坚持的重大原则问题有了更坚定的表述。
十九大报告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段中首先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这话并不是新话,但是到现在讲,我觉得有它的特殊意义。”陈锡文说,“到现在,我们国家农业生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已经降到了8.5%左右,农村人口按照去年的统计,常住人口已经减到了42.6%,差不多就是9.5亿还不到一点。正是因为这样,我想可能会引出这样一种看法,就是三农问题的重要性是否也会随之降低?”
“中央提出,仍然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非常明确地感受到在现代化进程中,农业还是一条短腿,在全面小康的建设中,农村还是一块短板。就像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那样,我们现在最突出的问题还是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而这种不平衡和不充分最突出的体现是在农村。因此,在实现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过程中,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显然是非常必要的。”
十九大报告还明确,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陈锡文说,“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全称叫作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对于这个制度,我个人认为是改革开放将近40年来,农村改革所取得的一个最重要的制度成果,它也充分体现了广大农民的智慧和能力。’巩固’这个概念,实际上进一步强调了,党中央对于坚持在农村实行这个基本经营制度是长期不会改变。”
“我最近到各地农村去调查,感到农民对这个决定是非常拥护的。我也听到有一些议论说这个再延长30年,似乎不太过瘾,但总书记对这个问题做了非常精辟的解释。他提出之所以现在提出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是因为这个时间和我们实现强国目标的时间节点是相吻合的。因此他提出,等我们建成了现代化强国之后,可以再研究新的农村土地制度,但是他要强调党的农村土地政策是稳定的,是长久不变的。”
再如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从2004年至2015年,中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产量从2003年的8614亿斤增长到了2015年的12429亿斤,去年虽然有所减产,减了104亿斤,但仍然是历史上第二个水平最高的年份,今年的粮食产量估计与去年也不相上下。持续的丰收丰产让人产生了麻痹,认为我们的粮食已经不成问题,对粮食问题没有必要再这么重视。但是回顾改革开放将近40年的历程,曾经经历过几次粮食生产的大起大落,回过头来看,每一次大落都是发生在持续增长、库存充裕的背景之下,而一旦粮食产量滑坡,要想再拉上来,确实要费九牛二虎之力。”
陈锡文说,中国的粮食生产滑坡容易爬坡难,要尽可能避免粮食生产出现大的波动,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安全。
“小农户生产或还将在中国长期存在”
第二点体会是,十九大报告对正在推进的农村改革给出了更加精准的指导。
例如“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表述,对于农业到底放在什么位置、农村到底放在什么位置的问题作出了准确指引。
十九大报告还第一次提出了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陈锡文指出,过去对农业现代化讲的比较多,农村现代化基本似乎没有讲过,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实际上就是对全面振兴乡村的一个非常好的诠释。到底如何去振兴?2005年中央制定第11个五年规划的时候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五方面的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次相对应的也提出了五方面的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能感觉到要求更高了。
对农村正在推进的产权制度改革,报告也提出了更加精准的要求——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为什么要改,要达到什么目标,文件讲得非常清楚,就是为了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为了壮大集体经济,而不是为了别的。这对于健康推进农村正在深入的产权制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报告还全面论述了下一步如何建设中国的现代农业,其中“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中的“小农户”提法,陈锡文表示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文件、党代会报告中从来没有过的。
“中央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中,一家一户的小农户的生产,可能还是中国会长期存在的一个历史现象,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消灭掉。”
因此,陈锡文指出,“建设中国的现代农业,一方面要通过土地确权登记办证等形式让承包土地的农民,对于流转自家的承包地更加踏实、更加有信心,另外还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小农户提供现代农业技术、经济服务,比如说通过托管代耕,通过购买农业的社会化服务,让各种各样的农业现代装备,更好地运用于小农户的生产中。”
“努力为农民创造第三就业空间”
陈锡文的第三点体会是,十九大报告对于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矛盾指点得非常明确,并且明确提出了如何解决这些矛盾的基本思路。
报告对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矛盾强调了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农民的就业和增收,二是农村的基层基础工作。
报告提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
“过去强调让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来增加收入,所以现在农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已经占了第一大支柱地位。但最近几年更多的是让进城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到底应当怎么做?我想在每一个发展阶段是不一样的。”
陈锡文说,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曾经有过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解决了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但到90年代中期后,乡镇企业渐渐潮退,很快又兴起了规模庞大的民工潮,但最近几年大家又感觉到,新增进城的民工数量增幅正在逐步降低。这和整个经济形势是吻合的。
他提出,下一步应努力为农民创造第三就业空间。
“把农民的土地作为农民的第一就业空间,农民到城镇、到非农产业去就业是第二就业空间。但现在看,仅仅靠第一第二就业空间还不够,因此就像中央讲的那样,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农村的新产业新业态,让农村在耕地之外能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就像这几年,农村发展的网购电商、乡村旅游、乡村养老养生等都为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
陈锡文还指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概念在党的文件中也是第一次出现,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农村的社会制度,报告特别强调农村的社会治理应当强调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二是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这对于农村来说也是至关重要,因为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使得农村基层干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空档、短缺,“三农”工作队伍对于乡村振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来源:澎湃新闻网